在孤独中,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一个犯下重罪的嫌犯,却被无罪释放,到底怎么回事?如果读过《24个比利》,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答案,还有无与伦比的震撼、忧愁、沉重与思考。
      近日,泷涛环境2020年最后一期读书分享会如约而至,张欣对美国作家丹尼尔·凯斯创作的多重人格分裂纪实作品——《24个比利》进行了精彩分享。
       进入正题之前,张欣对“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进行了解释。多重人格的定义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
     《24个比利》一书的主角威廉·斯坦利·米利根(比利),正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且他的人格多达24个,这些人格不仅性格各异,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性别都各不相同。所有的人格都居住在一个大厅中,谁走到大厅中心的一盏聚光灯之下,谁就是现在控制比利身体的人格,但这些人格互相都不会知道对方干了什么。
       张欣指出,这本400多页的纪实小说,是作者的采访记录还原,大量记载了比利从童年到被捕后的详细事件,以及他的精神状态和24个人格之间的交流与矛盾。它没有一般小说的跌宕起伏,没有刻意堆砌的华丽辞藻,只是用真切的笔触,纯粹还原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连续犯下三起强暴抢劫案的比利,被四位一流的精神科医师和一位心理学家共同宣誓证明比利是多重人格分裂患者,最终被判无罪,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固然舆论哗然,争议不断,但很多人还是选择了“原谅”,甚至表示“抱歉”。
       生母放荡不堪、生父自杀、继父长期殴打与虐待以及性侵……痛苦不堪的童年遭遇让比利启动自我防御机制,陆续创造了23个人格用来承受痛苦、保护身体、学习逃脱、辨别方位、享受关爱、表现快乐、关爱弱势群体甚至反叛社会……

 “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就像罗马诗人Tibullus所说:“在孤独中,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经过激烈的讨论,读书分享会成员达成了一致见解,即比利的故事是一个赤裸裸的悲剧,一个在文明社会里发生的悲剧,成年人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和扭曲是伴随一生的,而那些因为曾经的伤痛而发展出来的阴暗面不应该被忽视。
       最后,张欣用中国的一句老话作为结尾: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愿世间所有的孩子都能被温柔对待,愿饱受身体与精神折磨的人尽早走出黑暗,愿比利的悲剧再也不会出现。”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9:00-17:30

周一至周五 节假日休息

邮箱:info@longtech-env.co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