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再多的善良和仗义,也填不满坏人内心的黑洞和恶意

你会不会因为一句话,喜欢上一本书,铭记一段故事,迷上一位作家?近期举办的泷涛环境第七期读书分享会,市场推广部郝建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为久负盛名的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作品从不让人失望。当你安安静静地阅读时,总会被他看似平和的故事震惊得无以复加,猝不及防。

“好人再多的善良和仗义,也填不满坏人内心的黑洞和恶意。”因为这样一句话,爱上了《恶意》,这本可以和《白夜行》媲美的小说。

根据郝建秀的介绍,《恶意》这本书讲的故事很简单:因为无端的恶意,作家日高被自己的朋友野野口修设计并杀害。整本书向我们诠释了一个很难让人理解,却又非常常见的现象,那就是——没来由的恨。

少年时代,面对校园暴力时,日高宁折不弯,野野口修助纣为虐;成年之后,日高成为作家,不计前嫌帮助野野口修,然而日高的“善意”造就了野野口修深深的自卑感,这种自卑和怨恨,慢慢又转化成了他心底最深的恶意。野野口修不但设计杀死了日高,还要让日高身败名裂,被人唾弃。

不得不承认,单纯地因为莫名其妙的恶意而设计杀人并作出堪称巧妙的构陷,这种人性中深沉的恨意或者恶意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不寒而栗。

郝建秀说,东野圭吾之所以是一位足够优秀的小说家,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的作品中多了一份对人性的思考。如果说《解忧杂货店》诠释了人性的温暖,《恶意》则揭示了人性的丑陋。

甚至有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恶意”是汹涌澎湃的,别人对你态度恶劣,你会愤怒;对你冷漠,你会厌恶;对你热情,你会觉得另有所图;没你强大,你看不起;比你强大,你妒火中烧……总而言之,人和人之间的善意的确存在,但不能否认恶意更是一触即发。

“这些小小的恶意,大多数人能够控制它的成长,不至于酿成悲剧;那些无法控制的人,最终会成为恶意的傀儡,贻害无穷。”郝建秀说。

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喧哗与躁动的世界多一分理智与理解,少一些偏执的恶意;多一份光明与善良,少一些无故的怨恨。

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喧哗与躁动的世界多一分理智与理解,少一些偏执的恶意;多一份光明与善良,少一些无故的怨恨。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9:00-17:30

周一至周五 节假日休息

邮箱:info@longtech-env.com

QR code